近期,收到了长沙学院谭敏捷老师《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能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读罢意犹未尽。近年来,很多辅导员老师都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积极开展理论总结和经验凝练,但是这一本书却以其清晰的逻辑体系,有效的实践举措让人欣喜,具体而言有三个特点。
一是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辅导员老师开展网络育人工作,切忌为了写网络文章而创作网络文章。如果找不到真问题,没有深入把握学生的规律和特点,就会陷入形式的尴尬。这本书从大学生网络行为开始解读,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表征以及背后的亚文化景观现状,并从发展机遇、现实挑战和创新对策三个方面引出了辅导员开展网络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着力点,体现了从问题-理论-解决问题的闭环。
二是从主体中来到主体中去。按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规律,辅导员在网络空间与学生的交往关系已经从传统的主客体变成了交互影响的双主体。因此,研究网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明确辅导员主体和学生主体共同的规律性特点。该书从网络育人视域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素养构建,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和网络接受方式与交互特点形成了逻辑关联,体现了主体问题-主体赋能—双主体共同成长的闭环。
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该书聚焦网络育人视域下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危机事件应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辅导员工作的主责主业进行实证性分析,有效解决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主要职责条块分割的问题,突出体现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汇贯通。行文中大量引述实战案例,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能够帮助辅导员老师们找准实践切入点,切实解决工作的实际难题,体现了从实践方法-实践方式-实践成效的闭环。
总之,作者聚焦“网文”这一育人载体,贯通高校辅导员各主要职责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形成了网络育人的实践范式,对于辅导员老师们更好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新形式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示范样本,也为很多年轻辅导员老师们找准研究方向和工作特色,凝练经验品牌提供了有益借鉴。
是为序。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
全国网络教育名师
全国网络正能量榜样
全国网评“创四优”工作先进个人
李萌
2025年8月